什么是阀控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?
阀控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(VRLA)有不同的名称演变,如MF、SLA到VRLA,结构特点包括密封、阀控、气体复合技术等。需要定义其基本概念,结构和工作原理,以及为何被称为“免维护”。
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是相对于传统需要定期加酸加水的蓄电池(如汽车蓄电池)而定义的,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的基本特点是使用期间无需加酸、加水,电池为密封结构,不漏酸,无酸雾,电池上设有单向排气安全阀,当电池内部气体压力超过一定值,安全阀自动打开,排出气体,然后自动关闭,常规状态下安全阀是密闭的。
结构特点:
密封设计:电池内部电解液被吸附于多孔隔板或胶体电解质中,无游离液态酸,避免漏液风险。
安全阀:配备单向排气阀,当内部气压过高时自动开启释放气体,防止壳体膨胀或破裂;正常运行时保持密封,减少水分流失。
气体复合技术:充电时正极产生的氧气通过隔板扩散至负极,与负极的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,实现内部气体的循环利用。
名称演变与定义:
早期称为MF蓄电池(Maintenance-Free,免维护),强调无需定期补液;后发展为SLA蓄电池(Sealed Lead-Acid Battery,密封铅酸蓄电池),突出密封特性;最终标准化为VRLA蓄电池(阀控式铅酸蓄电池),强调安全阀的关键作用。
国际标准(如GBT 19638.2-2005)明确其为“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”,兼具密封性和安全可控性。
“免维护”的误区:
虽被称为“免维护”,但实为“少维护”。其无需频繁补液,但仍需定期监测浮充电压、环境温度等参数,避免因管理不当导致寿命缩短。
阀控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凭借其密封安全、少维护的优势,广泛应用于光伏储能、通信基站等领域。然而,其实际寿命受温度、使用条件及维护水平显著影响。通过环境控制、精准电压管理及技术创新(如胶体电池),可有效延长寿命至接近设计值(10-15年),推动光伏等新能源系统的高效运行。用户需摒弃“完全免维护”观念,结合科学管理手段,最大化电池效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