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电量与蓄电池寿命
在日常使用中,蓄电池需要频繁地进行充放电。然而,这种反复充放电的过程对蓄电池的寿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。具体来说,放电量的深浅会直接决定蓄电池的寿命长短。
1.深度放电=急剧缩短寿命:
过度放电危害:当放电至终止电压后继续强制放电(过放),或频繁进行深度放电(如超过80% DOD),会引发严
重后果:
。硫酸盐化加剧:极板上形成粗大、坚硬的白色硫酸铅结晶(不可逆硫酸盐化)。这些结晶导电性差且难以在充
电时还原,导致电池永久性容量损失。长期放电状态(如库存未充电)尤其危险。
阻抗骤增与温升:深度放电导致内部阻抗显著增加,放电过程产生的焦耳热增多,电池温度上升。高温又反过
来加速板栅腐蚀、活性物质软化(正极""阳泥"现象)和水分损耗,形成恶性循环。
·物理结构损伤:深度放电时,活性物质(尤其是正极)经历剧烈的膨胀收缩,粒子间连接逐渐断裂脱落,结构崩
塌,充放电能力丧失。
2.浅度放电=延长寿命:
将放电深度控制在较低水平(如20%-50% DOD),能极大减轻上述损伤过程。虽然每次放出的能量较少,但电池可
承受的完整循环次数会呈指数级增加,显著提升总寿命。